如何開啟走向世界的大門 ——云南臨滄堅果產業發展啟示錄(下)
核心提示
一個優秀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同時也需要多方聯動共同推進。
臨滄堅果走出去,就必須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打好“兩場仗”。一場“看得見的仗”——優質產品的研發和發展,以及行業標準的制定;“一場看不見的仗”——“心理之仗”,好產品要推廣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只有這“兩場仗”一起打,才能打贏“市場這場仗”。
如今,臨滄的區位優勢正在凸顯,依托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借助國家賦予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的航標,臨滄澳洲堅果將進一步走向世界,讓曾經在茶馬古道上演繹的如歌傳奇,繼續光彩奪目。
澳洲堅果也稱夏威夷果,如果光聽它“洋味”的名字,也許你不會將它與中國扯上關系。消費者在超市里或者通過電商購買它時,也更多地認為它是一種“進口食品”,誰也不會想到,我們所消費的澳洲堅果大部分是中國生產的。
在臨滄幾天的采訪,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既然臨滄的澳洲堅果種植面積已經占到全世界種植面積的半壁江山,為何我們不能有自己的品牌,為何還要冠以“澳洲”這樣的字眼?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強調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眼下臨滄澳洲堅果產業的發展能夠成功逆襲,叫響“云南堅果”“臨滄堅果”,不得不讓我們深思。
品牌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品牌建設與產業發展需同步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產品和服務質量明顯改善。然而,在我國出口產品中,大多數是貼牌產品和代工產品,自主品牌產品所占比重僅僅略高于10%,我國出口產品賺的大多是“血汗錢”,在全球價值鏈中處于“微笑曲線”底部。
“云南有云煙、云花等品牌,為什么不能打造自己的堅果品牌?”臨滄市林科院負責人楊建榮說,原產地是澳洲,但在云南已有30多年的種植歷史,無論從品種上還是從品質上都發生了改變,叫“云南堅果”,“臨滄堅果”已經名副其實。
目前,全球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為436萬畝,臨滄就達227.89萬畝,占全球種植面積的52%。
“有規模優勢,有品質優勢,更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标愑苄阏f,中國的澳洲堅果產業及其配套科技從無到有,發展到今天,在國內外已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品種培育和改良、栽培、加工等方面,部分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對堅果品牌發展的思考,早在2014年,在云南堅果行業協會成立大會上,云南堅果協會會長陳榆秀毅然將“澳洲”兩字刪去,讓當地農民、政府和企業家去繪制一片云南堅果的新天地。
這種自信不是盲目的,更多的是來自于對這一產業發展的決心。
“澳洲堅果根系主根不發達,容易受大風摧毀。所以,相比常遭臺風影響的兩廣地區,云南的氣候更具優勢。如今,臨滄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澳洲堅果產業核心區,種植面積世界最大、產量居全國第一位?!迸R滄市副市長趙貴祥說。
同樣,來自澳大利亞堅果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澳洲堅果對中國出口量從1294噸上漲到16311噸,增長11.6倍。2016年底,中國市場占澳洲堅果全球出口市場的32%,成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澳洲堅果進口國。
加快推進建設堅果品牌需多方聯動
一個優秀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同時也需要多方聯動共同推進。當下全社會對品牌的關注度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高,近年來,臨滄堅果產業的發展也一直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以云澳達、松哥實業、中澳農等為代表的企業,采取“良種良法”和“全產業鏈”建設,形成了良種選育、山地種植、加工的全產業鏈建設。
臨滄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堅定產業發展的信心,林業系統更是將強化良種繁育,引進培育龍頭,建立科技服務推廣體系,作為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并在市林業局成立堅果辦,專職負責產業的發展。
產業組織化程度決定產業發展的未來。臨滄堅果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采取“龍頭帶產業”的形式與合作社、中小企業、果農合作,將農業生產過程直接作為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納入到生產經營循環體系中去。農業生產過程成為全部生產過程的一個環節,從而有效提升臨滄堅果產業價值鏈發展水平。
當地堅果種植大戶和種植企業則以莊園式發展的堅果種植體系,集成堅果種質資源、育苗、種植、產品加工等關鍵技術環節的研發創新,推動產業模式、營銷模式及技術服務模式的創新,實現新品種選育、良種培育、規?;N植技術與果園標準化建設的窗口和樣板。
7月初,云南省社科聯組織專家團隊到臨滄調研澳洲堅果產業的發展。在這個團隊中,不僅有林業、食品科學等方面的專家,更有研究農業經濟方面的專家,他們深入種植基地、加工企業、市場開展調研,對當地堅果產業的發展給出建議。
抓住歷史機遇,推動臨滄堅果品牌走向世界
在橫斷山脈的險山秀水之間,在從云南向西北橫上世界屋脊的叢林草莽之中,綿延盤旋著一條神秘古道,這就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文化傳播古道——“茶馬古道”。
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來往于雪域西藏和云南之間,將茶葉銷往藏區,留下了縷縷茶香。一時間沿途商號林立,馬幫云集,響徹在茶馬古道上的《趕馬調》傳唱至今。
如今的臨滄,19條邊貿通道、5條通緬公路和13個邊民互市點,290.791公里的邊境線,成為我國通往南亞東南亞、印度洋的“黃金口岸”,也是我國進入印度洋最近的陸上通道。
臨滄堅果走出去,就必須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打好“兩場仗”。一場“看得見的仗”——優質產品的研發和發展,以及行業標準的制定;“一場看不見的仗”——“心理之仗”,好產品要推廣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只有這“兩場仗”一起打,才能打贏“市場這場仗”。
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趙鴨橋認為,臨滄應在“堅果大市”的基礎上打造“堅果產業強市”。具體而言,首先應對全市堅果產業布局進行優化調整,形成種植的規?;?、產業化、差異化和精細化格局。同時,應盯緊市場、打造品牌,建議各級政府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時整合企業、合作社、農戶、科研機構等力量,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延長產業鏈,打造一批臨滄乃至全省全國知名的臨滄堅果品牌。
“臨滄在堅果產業的發掘上,要像鳳慶紅茶那樣,出去推銷產品。你還要講清楚臨滄堅果的獨特品質和文化,你如果講不清楚,定價權也就被別人掌握了?!痹颇鲜∩缈坡擖h組成員余炳武說。
市場控制權在誰的手中,誰就有決定權。從目前臨滄堅果產業的發展來看,缺乏一個國際上叫得響的市場,因此建設國際澳洲堅果交易中心迫在眉睫。通過政府與企業共同打造國際澳洲堅果交易中心,以堅果貿易為基礎,以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互聯網平臺為依托,一端連接云南優質標準化堅果生產基地、農場、合作社、農民;一端連接交易市場、千家萬戶企業。利用區塊鏈技術和大數據,把種植農戶與銷售終端、加工企業和消費者鏈接起來,促使堅果產業、物流產業、金融產業迅猛發展。
“通過交易中心源源不斷地將臨滄澳洲堅果及其全國各地優質的澳洲堅果出口到世界各國,補充國內外堅果產量不足,實現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目標?!痹颇限r業大學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田洋教授說。
如今,臨滄的區位優勢正在凸顯,依托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借助國家賦予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的航標,臨滄澳洲堅果將進一步走向世界,讓曾經在茶馬古道上演繹的如歌傳奇,繼續光彩奪目。